車牌拾趣
近年本澳車輛急增,至去年底汽車車牌已晉“MO”、重型電單車已出至“MI”、輕型電單車已近“CM8”矣。有人預料若政府沒有重大遏制車輛增長措施,不用十年汽車車牌將會出至“MZ”,完成廿六個英文字母的循環。
澳門過去是葡萄牙殖民地,大約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車輛要掛牌行駛,車牌號碼首個“M”字,乃葡文“Macau”之首個字母,但第二個字母明顯不是葡文是英文,皆因葡文只得廿三個字母,無K、W、Y,澳門曾出“MK”車牌,故為英文是也。有得閒車主在討論出到“MZ”之後是甚麼?簡單猜估:由頭來過可也;事實上,屆時“M”、“MA”、“MB”、“MC”等前列車牌汽車早已拆骨多時,除了極個別車主買回的特別心愛車牌外,絕大多數已“回歸”政府,可以重新發出。但亦有人不同意,馬不應吃回頭草,另出系列的話,也應繼承現有車牌的特點與特色,如何出要廣泛徵詢云云。“以民為本”是好事,況且事涉民生,也涉公務人員容易識別執法,但現時諮詢為時尙早。
澳門車牌是兩個字母加上四個阿拉伯數字而成,理論上,每一字母(M後字母)應可出車九千九百九十九輛;事實上,衆所周知,首個阿拉伯數字是“0”者,政府會收起,作為政府用車編號,實際只得九千發出街外。特首座駕是澳門車牌最先序號,就是“M00-01”了。至於車行用作“運輸”的新車車牌字頭為“ES”再加三位數字,出售了的新車、但未完成註冊的字頭為“EX”。回歸後,解放軍進駐澳門,軍車車牌一律以“ZA”為字首,為“ZhuAo”縮寫,即普通話拼音“駐澳”之意。
斯 雨